编者按: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的“重塑中美人文交流”研讨会成功举行,并发布研究报告《半脱钩,半紧钩:中美人文交流受阻的利弊评估与重塑之道》。此报告是由《前线》杂志2021年第2期刊发的人大重阳两位学者王文、张梦晨的论文《理性看待中美人文交流受阻》整编而成。以下为报告完整版:
编者按:2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召开的“重塑中美人文交流”研讨会暨《中美人文交流受阻的利弊评估与重塑之道》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圆满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晓春出席研讨环节并发言。以下为发言实录:
2021年2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召开的“百年变局下的新征程”暨人大重阳迎春论坛2021在京圆满召开。此次论坛是春节前人大重阳公开活动的收官之战,30位覆盖到了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的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部分全职研究人员与过往同事的老中青人才团队集体亮相,并公开发布了《后疫情时代全球“蝶形”风险及防范》研究报告。此次论坛在小鹅通、百度、B站、微博、知乎、长安街知事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近30万人次在线观看。
本书的主旨是世界社会在政治层面和国际机构层面的转型。本书探讨了在中国和平崛起之际,一个新兴的多极世界目前所处的不稳定状态。本书从基本的政治和地缘政治特征入手,接着讨论了有组织的国际社会的规范、价值观和机构,以及国际法在政治不稳定和危机面前的潜力。从经济和政治等多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的崛起,特别是最近中国向外的转向、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与欧盟不断发展的合作。本书的第三部分专门讨论了从联合国的角度看发展以及发展的不断演变的概念化。最后几章的重点是多边主义问题和未来世界和平变革的基本原则。存在着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国家合法性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它们可以共存和共同发展。重要的是,这种转变需要尊重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国家主权。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新的或改革现有的国际机构。本书可用于各国大学的国际关系和法律课程,既可作为基本教材,也可作为补充教材。本书对记者和研究人员也很有用。
新全球链的开启:RCEP 时代的深度影响与中国机遇